跳至主要內容
2023年秋季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2023年秋季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Neonscape大约 18 分钟notespoliticsMao's Theory

2023年秋季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声明(叠甲)

内容不保证完全正确(能拿满分),也不能保证所有的点都会考~~(毕竟题不是我出,要我出题全满分算了(不是))~~

但能保证所有内容全部来自于课本(的标题或正文内容)。

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提出

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何意义/重要性?

  •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 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意蕴。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 作为洞察时代、引领时代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能体现其科学性,彰显其强大力量;只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不断发展自身,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内涵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应该怎么做?

  • 总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创造新的理论成果。
  • 具体
    •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 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 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使得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 总览: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
    • 坚持马克思主义: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发展马克思主义:
      • 要有发展的观点,着眼于实际运用、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 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实际问题。

历史进程

没啥好看的

理论成果与关系

理论成果:毛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 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毛思想、邓理论、...、习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都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而来的。

其他没啥好看的

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如何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理论;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2.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 党的建设理论;
  7. 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

“活的灵魂”

  •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改造实际的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 如何坚持实事求是?
      • 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 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都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 如何坚持群众路线?
      • 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独立自主: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的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
    • 如何坚持独立自主?
      • 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历史地位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与社会主义革命互相联系,紧密衔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魔兽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问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
  •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前两项的依托。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 处理好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 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 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

  • 统一战线
  • 武装斗争
  • 党的建设
  • 相互关系
    •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 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 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对敌人发起攻击的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 科学的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
  •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什么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编为社会主义经济,使得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实施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如何理解?)

  •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如何理解:
    •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三大改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 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
    • 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 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四个现代化”、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附加)

2.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 国际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
  • 历史背景: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中国尚处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状态;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需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

  • 形成
    • 文革后,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逐步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 跨世纪发展
    • “三个代表思想”在走向21世纪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是党继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结果。
  • 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
    • “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是进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 在新时代的新篇章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地位

  • 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伟大理论创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 是全党全国各组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战胜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等一切风险和挑战的精神支柱.
  •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如果你找到了答案,请直接联系我,不胜感激 感谢不愿透露姓名的佬们提供的答案!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 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 首先需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 邓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 首先,它突出的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纠正了过去关于发展生产力的一些错误观念。
    • 其次,它突出的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生产关系和发展目标角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 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理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 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 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特质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尾巴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
    •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 发展生产力离不开科学技术。
  • 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1990年,GDP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 20世纪末,GDP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 21世纪中叶,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改革是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改革是一个大实验,难免遇到风险。
    •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 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是多领域的开放。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各有优劣,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要建设不仅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党的建设理论

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牛魔的,真TM多啊